碳中和:香港如何受惠于碳交易?


每次看到跟天气有关的新闻都令人非常担心,尤其是环球海面温度在今年7月底创出历史新高20.96度。海洋虽然只占地球表面积的70%,但其热容量却比大气高得多。海平面顶层数米水深的热容量,已经相等于整个大气层。过去10 年,90%地球暖化的热量都被海洋吸收掉,所以当海洋温度都屡创新高,代表地球暖化危机已经迫在眉睫。

要解决环球暖化,要企业减排,需要软硬兼施。硬代表法律上的减排要求,软则是通过可以买卖的碳信用额(Carbon Credit) 希望用金钱做饵,来诱导公司达成目标。

香港如何把握碳市场机遇

用欧盟做例子,政府每年会有总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目标,再把每吨排放量转化为碳信用额,然后再跟据一些准则,把碳信用额派发给公司。碳信用额可以用来抵销公司的碳排放量。如公司排放量少于所获得的碳信用额,便可以把多出来的碳信用额在碳交易市场卖出,从而获得现金收入,对盈利有正面贡献。而那些排放量高的公司,便需要从市场买入碳信用额来抵销其排放量,对盈利有负面影响。如果最终排放量仍不达标,政府便会根据超标量来计算罚款。目前欧盟每吨碳的市价大约为80欧元,远比罚款便宜。

碳买卖需要交易所,香港靠近内地及东南亚市场,再加上国际投资者云集,有机会在碳交易中受益。香港金融发展局在今年2月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碳中和之路:香港在把握碳市场机遇中的角色」中指出,香港有机会发展成为一个国际「自愿碳市场」。

自愿碳市场逐渐发展

碳市场有两种,分别为强制和自愿。强制市场是指一个国家(例如中国)或区域(例如欧盟),为促进区内碳信用额交易和为碳排放定价而成立的交易市场。

强制市场的好处是碳信用额的标准统一,所以交易方便。而自愿碳市场主要为一些目前没有被强制市场覆盖,但仍有买卖碳排放量需求的公司、个人或非营利机构提供一个自由交易的场所。但资源市场买卖的碳信用额与强制市场内的碳信用额的标准不一定完全统一,所以目前两个市场并未联通。

《摩根士丹利》 估计自愿碳市场在2022规模有20亿美元,比强制市场要小得多。 《巴黎协定》第六条励跨国碳信用额交易,为自愿碳市场提供了未来增长空间。

如果未来国与国之间的碳信用额能达至统一标准,方便于交易的话,会对自愿碳市场有利,香港作为亚洲自由贸易中心,也定能在碳市场中扮演重要角色。


免责声明

这份文件是基于管理预测及反映当时的情况和我们在截至这个日期的看法,所有这些资讯都随时有所变化。在编制这份文件时,我们依赖和假设了所有可以从公共来源获得的资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并没有进行独立的验证。本文件中的所有意见或估计全是行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截至这个日期的判断,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投资基金涉及风险。过往表现不可作为日后表现的基准。阁下有机会损失部分或全部的投资,阁下不应单靠此宣传资料而作出投资决定。每个基金可能有不同的基础投资,并面临许多不同的风险,建议阁下投资前请参阅基金说明书,了解风险因素等资料。阁下如有疑问,谨请与阁下的财务顾问联络及咨询专业意见。此文件由行健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刊发及并未经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审核。

本资料提及任何行业、证券或证券类别的目标价格及未来表现预测并不获确保能达至的。投资组合内的现有投资可能有也可能没有所讨论的行业、证券或证券类别, 有关本文所述特定行业、证券或证券类别的任何提述戓推论并不构成购买, 出售戓持有该行业的证券或该公司证券的建议。请注意任何行业、证券或证券类别的未来表现预测将随时变改并且仅在本资料发布之日为最新的。目标价格只作为所设定目标及并不能视为保证或确认本资料提及的行业的投资、资产或资产类别将来可达至的结果。

中英文版本如有任何差异,概以英文版本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