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美傳統汽車公司的電動車發展之困


蘋果公司最近突然宣佈,會終止其電動車(EV)開發計劃。雖然該計劃已經推行了10年,但還未見有成品。除了蘋果外,過去數月,有不少傳統汽車公司也對他們的EV計劃作出調整。例如福特汽車宣布會推遲或減少其12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和會重新審視有否有必要自建電池廠房。本田和通用汽車也取消了他們在一年多前決定共同研發低價電動SUV的計劃。

國外公司寸步難行

國外汽車公司取消或延遲EV投資的原因,或可以從福特汽車去年業績看到端倪。福特汽車從去年第1到第4季,其EV業務每季分別虧損了7億,11億,13億和16億美元。從第2到第4季,每季EV銷量大約都穩定在3萬4千輛到3萬6千輛之間,看不見有增長趨勢。第4季EBIT margin差不多為-100%,其EV售價為每輛4.7萬美元左右,代表其成本大約為9.3萬美元,遠比傳統汽油車3.3萬多美元高。

目前看來EV業務的難度除了開發以外,更加重要的是如何能把成本壓低。拜登總統在去年底,爲了選票,支持汽車業工人大幅加薪。美國汽車公司因此在成本控制上更加困難。

從福特電動汽車在去年季度環比銷量缺乏增長可見,EV第一階段的高增長期看似暫時結束了。這些有消費能力、願意接受新事物的消費者可能大部分已經購買了EV。如要刺激新一波的消費者進場,便需要把售價降低,透過擴大銷售來達至經濟規模,繼而達至盈利。但對歐美傳統汽車公司來說,降價決定會帶來不少風險,而且還需要大幅投資於新產能。問題是公司難以事前知悉售價要低至哪個水平,需求才會出現。假如需求遲遲未現,再加上額外新產能的話,只會令虧損更加惡化。一不小心,甚至會有破產的風險。但如果不繼續投資EV,只要再過10多年,當政府完全禁止石化能源汽車銷售,傳統汽車公司也會有滅頂之危。所以估計它們唯有咬著牙根,繼續投資EV。

中國品牌競爭力大

反觀國內正在發展EV的汽車公司,情況卻相對樂觀。中國的傳統內燃機(ICE)技術落後於西方國家,短時間內難以追上後者的技術水平。但EV是新事物,ICE技術差距在EV競賽中沒有影響。再加上EV更加依賴電子和電機枝術,其機械設計相對簡單,而中國公司在電子產品裝嵌和設計等方面的基礎不弱,所以國內汽車公司發展EV比ICE更加有利。

中國政府在過去數年也透過大力補貼推動EV產業的發展。結果是不僅EV品牌快速增長,產業的上下游,包括電池製造、電池原材料供應等都蓬勃發展。中國目前基本上擁有全球鋰電池供應的話語權。因電池隨時佔EV成本的30%以上,所以中國在EV的定價方面比國外品牌更有競爭力。

最後,中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汽車巿場,有完善的產業鏈配套,其經濟規模巨大,有不少公司更是供應國外品牌的零件製造商。在過去30年,這些公司需要不斷提高產品質素,以達到國外客戶要求的水平。再加上中國工資相較發達國家低,所以其零部件性價比非常吸引,也使其EV成本遠低於歐美汽車公司。

Tesla老闆馬克斯最近曾公開表示,如西方汽車公司沒有貿易壁壘的保護,大部分可能最終會毁於中國EV公司的手裏,福特汽車的EV業績或許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免責聲明

這份文件是基於管理預測及反映當時的情況和我們在截至這個日期的看法,所有這些資訊都隨時有所變化。在編制這份文件時,我們依賴和假設了所有可以從公共來源獲得的資訊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並沒有進行獨立的驗證。本文件中的所有意見或估計全是行健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截至這個日期的判斷,如有更改恕不另行通知。

投資基金涉及風險。過往表現不可作為日後表現的基準。閣下有機會損失部分或全部的投資,閣下不應單靠此宣傳資料而作出投資決定。每個基金可能有不同的基礎投資,並面臨許多不同的風險,建議閣下投資前請參閱基金說明書,了解風險因素等資料。閣下如有疑問,謹請與閣下的財務顧問聯絡及諮詢專業意見。此文件由行健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刊發及並未經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核。

本資料提及任何行業、證券或證券類別的目標價格及未來表現預測並不獲確保能達至的。投資組合內的現有投資可能有也可能沒有所討論的行業、證券或證券類別, 有關本文所述特定行業、證券或證券類別的任何提述戓推論並不構成購買, 出售戓持有該行業的證券或該公司證券的建議。請注意任何行業、證券或證券類別的未來表現預測將隨時變改並且僅在本資料發佈之日為最新的。目標價格只作為所設定目標及並不能視為保證或確認本資料提及的行業的投資、資產或資產類別將來可達至的結果。

中英文版本如有任何差異,概以英文版本為準。